logo

春季高发期 谨防“心梗”

作者头像
admin01
2022-03-16 02:30:31
导语 心肌梗死,简单理解就是心脏血管堵死了,血管堵死后,若短时间内缺血缺氧得不到缓解,就会发生坏死,简称"心梗"。近年来,由于生活与工作方式的改变,心肌梗死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升高,且呈年轻化趋势。该病发病急,病情重,死亡率高,是中老年人猝死的首要原因。
春季高发期 谨防“心梗”

心肌梗死,简单理解就是心脏血管堵死了,血管堵死后,若短时间内缺血缺氧得不到缓解,就会发生坏死,简称"心梗"。近年来,由于生活与工作方式的改变,心肌梗死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升高,且呈年轻化趋势。该病发病急,病情重,死亡率高,是中老年人猝死的首要原因。

经过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,气候变化可诱使冠心病病人发生急性心梗死。每年冬春(以3、4月为主)和秋冬(以11、12月为主)都是心肌梗死高发期。眼下正值初春季节,乍暖还寒,气温十分不稳定,气压和空气质量也随时在发生变化,天气反复冷热交替,极容易造成血压不稳定,大大增加了心梗的发生。

春季是心梗高发期,它时刻发生在我们的身边,年轻人也需警惕。

遇到患者突发心梗,该如何处理呢?又应该怎样预防呢?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。

发生心梗怎么办?

1.遇到家人或者陌生人突发心梗,帮助患者平卧后,要第一时间拨打120 急救电话。许多人因为心急和知识缺乏,发生心梗后有部分患者不是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,而是给自己家人打电话,等家人赶来后才打120,从而延误抢救时机。

2.如果病人有冠心病病史,怀疑心梗时,可服用硝酸甘油、阿司匹林等药物,但如果没病史或不清楚病人的情况,最好不要随便给病人服药。最好让病人平躺,保持安静,不要受刺激。如果可能的话,最好吸氧,实在没有氧气,就把窗户打开,让病人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。发生心梗后,最坏的一种情况是室颤,可能导致猝死。此时,最好保持病人呼吸道畅通,并做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,防止脑缺氧,以免大脑细胞迅速死亡。

3.配合医生的工作,病人如确诊心梗就应马上进行手术。但现实生活中,很多病人家属知识缺乏,往往不太配合,医生非常着急,家属却迟迟不在手术协议上签字。有些病人家属缺乏对医生基本的信任,一听手术或做支架,就马上怀疑医生是为了多赚钱、导致宝贵的抢救时机白白被浪费。

临床研究证明,对心梗患者的救治而言,早期疏通血管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所在。从发病开始算,理想的时间是120分钟内。因为人体一旦出现心梗,患者每分每秒都有成千上万的心肌细胞死亡,早一秒开通,就多一份希望。时间就是心肌,时间就是生命!

心梗的救治

2014年,我国首次成立了"心梗救治日",确定每年的11月20日为"中国1120心梗救治日"。1120寓意有两个:一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要迅即拨打120;二是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黄金时间为120分钟,从发病至开通梗死血管如能在120分钟内完成,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,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。

心血管疾病专家积极呼吁,应该让大家牢记两个"120":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,牢牢抓住120分钟的黄金救治时间。

远离心梗 ——生活方式干预,预防心梗

1.注意保暖:对于高龄有冠心病的患者尤其要注意保暖,保证室内温暖。在降温、雨雪、大风等天气应尽量避免室外活动;

2.良好的生活方式:戒烟戒酒、控制体重,合理运动,保证充足睡眠

3.合理搭配饮食,保持膳食均衡。忌食过甜、过咸、过分油腻的食物,多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、瓜果蔬菜;

4.调节情绪,心态平和。据调查,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发作诱因中,情绪激动所占比例为第一位。所以生活中要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、焦虑,要懂得释放自己的精神压力,通过向亲友倾诉,或寄情于音乐或自己的爱好中,使自己保持稳定的情绪和平和的心态;

5.定期健康体检。早发现、早预防、早治疗有助于早期干预心梗的相关发病危险因素,如高血压、高血脂、糖尿病等,从而有效防范心梗的发生。

预防胜于治疗,一旦发病,应立即把握黄金治疗期,切勿延误!

我们希望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,不再有患者因没能得到及时的救治而失去生命!让我们一起无病预防,有病尽早救治。

成永色(心血管内科一区)

免责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 部分资讯、素材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删除。 ( 更多精彩资讯可关注康养通, 或访问网站 https://www.kangyangtong.cn/

本文标签:
本文标题: 春季高发期 谨防“心梗”
上一篇:健康小常识:进门不换鞋,你知道有多可怕吗?
下一篇:KERENDIA (非奈利酮)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在日获批8 (非奈利酮)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在日获批

0 评论